春节减减盐,健康过大年

发布:本站     时间:2025/1/23 13:36:56



我国居民食盐的摄入量普遍过高。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年)》显示,我国成年人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.3克,远高于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的推荐量。湖南省疾控中心温馨提醒大家注意培养清淡口味,降低食盐摄入量,每天不超过5克,同时少吃高盐(钠)食品。

春节期间,探亲访友、饭局酒局、贺岁食品琳琅满目,若毫不顾忌大吃大喝,盐摄入量必定“严重超标”!

吃盐太多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多危害。吃盐可能诱发高血压、中风,还会影响更年期女性髋骨密度的流失。对于儿童,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心血管疾病、上呼吸道感染、锌缺乏症的风险增加,且年龄越小,伤害越大。

 

那么如何科学减盐呢?

1. 警惕隐形盐:除了食用盐本身,鸡精、味精、酱油、耗油、豆瓣酱等调味品钠含量也高,一方面应注意少用这些调味品,另一方面在使用这些调味品时应进一步减少食盐用量。腌制食品、盐渍食品以及加工肉制品等预包装食品往往都属于高盐食品。还有许多加工食品,比如挂面、面包、饼干等,虽然吃起来咸味不重,但也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。建议购买预包装食品时,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,营养成分表上的钠(Na)就表示含盐量的高低,尽量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。一般而言,钠超过30%NRV(营养素参考值)的食品需要注意少购少吃。

 

2. 减少外出用餐次数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调查发现,外出用餐时,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。点外卖也容易造成盐超标,建议少吃。在外就餐时,可以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,尽量选择低盐菜品。

3. 做饭时晚放盐炒菜放盐太早,咸味会因渗透进食物里而淡化,容易放盐过量。起锅前放,盐能附着在食物表面,入口时就能尝到咸味,盐就可以少吃一些了。

4. 利用食物本身的风味和其他调味来增味,减少对咸味的依赖:比如多用醋、番茄、柠檬汁等酸味代替,或用辣椒、葱、姜、蒜等天然、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做调味。多选新鲜食材,新鲜的鱼虾类、蔬菜等食材含有自身的鲜香,加少许盐甚至不加盐都会很鲜美。

5. 改变烹饪方式:选用能保持食物原味的做法,如蒸、炖、凉拌等,减少使用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、味精、鸡精、沙拉酱、番茄酱等调味品。

6. 量化用盐:量化工具可选择限盐勺。根据盐勺的规格(一般是2克)掌握每天烹饪时加入的食盐量,注意是一平勺,不能冒尖。

 

7. 每周吃顿无盐餐:有研究发现,定期吃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晚餐,有助控制钠的摄入量。一般人群建议每周吃1~2次无盐餐,经常在外就餐、口味较重的人可每周吃2~3次。

另外这几类人,更要注意少吃盐

1.经常头疼的人:最新研究让受试者分别进行了为期30天的高盐、中盐、低盐饮食试验,结果发现,每天吃高盐的人比那些吃低盐的人头疼次数多1/3以上。

2.容易水肿的人:人体内的水分滞留情况和钠的摄入密切相关,钠的摄入量过多会引起水肿、头疼、腹胀等一系列症状。

3.肠胃不好的人:摄入大量含盐量高的食物会使胃里保护性黏液的黏度降低,从而降低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,使胃壁更容易受到伤害,导致胃病的发生。

4.皮肤差的人:由于渗透压的作用,当摄入大量盐以后,身体中的水分会减少,从而会导致皮肤缺水,不利于保湿。

5.慢性咽炎的人:过量盐会导致咽喉黏液增加,使嗓子干哑浑浊不清。

6.肾病和高血压患者:肾脏是钠排出体内的必经通道,盐分摄入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,同时过量钠也会引起高血压。

7.骨质疏松的人:盐摄入过多,身体在排出多余钠的同时也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,这会加重骨质疏松。

春节期间探亲访友美食太多,更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哦!

 





©2018 pc 湘ICP备12014110号-1 网站管理:学会秘书处
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 0731-84305938 hnyfma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