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“利福平”。1959年,Sensi教授和Maria 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两年不懈的努力,一个新的具有高效和良好耐受性的抗生素——也就是“我”诞生了。有趣的是,那时的教授和博士们是追剧迷,他们非常喜欢法国犯罪故事Rififi(内容涉及关于一个珠宝抢劫和敌对帮派争斗),他们决定把这个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分子命名为“rifamycins” ,也就是利福平。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。
我喜欢穿橙红色的“裙子”,因为我最终通过肠道和尿道排泄。所以,在服用我以后,大便、尿甚至出的汗,颜色会是红的,不用害怕,是正常的。
纵所周知,我是抗结核杆菌的一线药品,大家不知道的是,我在抗麻风杆菌中也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。下面我就要和大家聊一聊被大家逐渐遗忘的“麻风”。
麻风具有悠久的历史,曾经的美丽少女由于患麻风而变得丑陋异常,皮肤溃烂,手成爪形,身体畸形。古代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,麻风对患者周围神经的损害导致畸残,长期被人们视为“ 不治之症”。麻风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病痛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麻风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也给患者带来社会歧视和精神压力。
1875年,麻风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。科学家们找到了麻风的病原体—— 麻风杆菌;1940年,更是发现了麻风的治疗药物——氨苯砜。1981年“我”——利福平,牵手氨苯砜、氯苯吩嗪,形成了著名的抗麻风联合化疗方案。很多麻风患者都在我们“三剑客”的作用下,获得了痊愈。因此,麻风不再是不治之症,现在只要早发现早治疗,麻风患者完全可以痊愈!
来源:皮肤病麻风病防治专委会 李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