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红斑狼疮”冲上热搜,引起网友广泛讨论。殊不知,“万能模仿大师”——麻风病,常因伴有红斑的相关表现和(或)自身抗体阳性而容易被误诊为红斑狼疮。
一项Meta分析对2006年1月~2016年12月国内外报告的902例麻风病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,研究发现有2.9%的麻风病患者首次就诊时被误诊为红斑狼疮,在被误诊的疾病中排名第9。
红斑狼疮最严重的类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。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,可导致皮肤黏膜、心血管、神经系统、肌肉骨骼、眼部等多器官损伤,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面颊出现“蝶形红斑”,抗核抗体阳性是其诊断标准之一。此外,皮肤型红斑狼疮也会出现面颈部红斑。这些红斑均可无明显不适感。
麻风病是机体特异免疫功能障碍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血液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,以抗核抗体最常见,但通常滴度较低。它主要累及人体的皮肤和周围神经,发病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,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,病期长时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,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、歪嘴、爪形手、垂足、足底溃疡等畸残,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。
为促进麻风病的早期发现,我省自2019年开始全面铺开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。一旦发现疑似症状者请转诊至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皮肤病防治所(站),一经确诊,予以报病奖励。
皮肤病麻风病防治专委会 袁淑娟